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站城一体,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

时间:2018-05-28

站城一体,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在土地扩张驱动的城镇化模式下,地方纷纷围绕高铁站点搞开发建设,希望借此提升土地价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但是,当前我国高铁站点周边开发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对高铁与城市、产业协同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部分地区存在规模过大、定位偏高、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有着新城变“空城”“鬼城”的潜在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规范有序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引导从看重“有没有”向关注质量“好不好”的理念转变,对于促进高铁与城市有机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开发建设问题

据统计,全国有超过100个高铁站周边进行了成规模的开发建设。建设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问题产生涉及诸多因素,但根本上还是要从客观认识发展规律、树立正确发展理念、合理选择发展道路方面来寻找出路。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应客观理性认识高铁的带动作用,深入研究站点周边开发建设规律。日本、欧洲的经验表明,站点周边的开发建设一般集中在500米至2000米半径范围内,需要10年以上时间发展成熟。因此,地方要根据自身实力划定开发范围,摊子不宜铺得过大,不能大干快上,要量力而行、合理把握节奏,做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成功一片。确实存在问题的,应及时开展审查评估,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须及时整改、核减用地,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规批地、建设行为。

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城市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合理确定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处理好高铁站周边区域与中心区及其他组团的关系,实现合理分工,差异化、互补性发展。要甄选发展基础优越、特色鲜明、极具潜力的产业,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不宜照搬照抄、追逐特点、硬造特色。同时,处理好高铁沿线各站点综合开发的关系,避免功能定位的重复、雷同,形成无序竞争、相互制约的发展局面。

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避免单一的房地产功能开发,推进站城融合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提升高铁站周边综合配套保障能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使人“愿意来、留得住、活得好”。一方面,加强配套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高铁站与城市中心区的快捷联系,提升交通便利性;另一方面,加强高铁站周边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对产业、人口的吸引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如何防范开发建设中的地方债务风险

各地应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地方政府要加强高铁站周边开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做好成本收益分析评估,防止脱离地方财力实际搞开发;同时,要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担保法,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依法规范举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铁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通过搭建发展平台,建立多主体合作开发机制,制定高铁建设投资主体参与综合开发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形成发展的多种合力。

未来高铁站该如何选址

高铁站的选址需要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相互协调,统筹考虑高铁与沿线城市产业布局、空间功能结构的协同发展,挖掘高铁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带动效应。

从地方政府层面来讲,首先要规划先行,从城市战略发展的长远眼光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选址进行判断,并对重大交通设施的用地进行合理预留与控制。在编制城市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产业功能布局、基础设施网络等要素对高铁选线选址的影响,从而对高铁站的选址进行科学论证,并对站点空间用地进行合理的预留与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未对高铁站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考虑与预留,将会在城市发展中产生较大的交通、产业、空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此外,要多方协调、目标一致。地方政府在对高铁站选址进行充分合理论证的基础上,应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取得铁路部门支持,双方达成一致目标,使高铁站发挥对城市空间、产业发展的最大带动效应。

从铁路部门来讲,应转变以往重点考虑如何更快更实惠建好高铁的传统思维模式,在高铁选线选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铁沿线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经济发展趋势与重点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使规划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沿线城市的发展更好结合起来,使高铁建设能更好地对沿线城市人口、产业集聚发挥积极作用。

站城一体化的关键是配套优质公共服务设施

众所周知,高铁基于其服务人群的特征,将极大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配套及城市环境,是实现高铁站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产业的带动效应是站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的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已经不可持续。现代经济体系下,信息、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都在跟着人才走,而人才则跟着公共服务和城市环境走。对于高铁新城新区而言,如何把以教育、医疗等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好,是实现站城一体化开发的关键所在。高铁新城的发展,需要从打造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出发实现产业、人口的集聚,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站城一体化发展,放大高铁站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效应。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运城建筑业协会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59-2091223 传真:0359-2091223
地址:运城市河东街308号唐都商务三楼 晋ICP备16006838号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346号 技术支持:运城网络公司